图片
49前阴充气胀大/四逆散——刘方柏医案陈某,男,25岁。初诊日历:1988年9月13日。阴茎胀大断续发作1年多。1987年5月4日正行房时受惊,数小时后运行出现阴茎前半段胀大,用手搓揉后渐消退,而次日又运行胀大,仍经搓揉隐没。自此逐日必发,并渐加频,日达二三次。不仅如斯,胀大从前段延扩及全阴茎,发时通盘阴茎貌似勃起而并不将强,捏之呈充气样,须久久揉捏方可逐渐消退。先后于某病院神经内科、泌尿科和生殖连络中心求治,或诊为过敏,或诊为神经官能症,服药均无纵容。跟着时辰移动,胀大运行伴发阴茎难熬,睾丸微胀,并渐渐出现心烦、干扰、纳差、早泄等症。本年以来,病情发展至阴茎日胀大三四次,发后萎软,小腹及睾丸均胀坠不适,嗳气往往,身千里倦息,并呈阳痿趋势。发病以来,屡次延请中医颐养,先后服药数十剂(药名省略),均不成效。
刻诊:阴茎不自主胀大,经揉捏可散,胀时幽微难熬,日发三四次。小腹胀,睾丸坠胀,疲钝身千里,嗳气纳差,精神报怨,款式低千里。脉弦缓,舌苔黄厚而腻。
予龙胆泻肝汤加味。3剂(方略)
9月15日刚一上班,患者即来就诊,我诧问,尚有1剂药未服完,当明日再诊。答曰:症状毫无减弱。且干扰不安,往往议论能不成颐养。
看来上方莫得对质。乃一边劝慰患者,劝其服完3剂,明目再看,一边准备夜晚查书寻求治法。
9月16日患者适时而至,我已成竹在胸。
本病为平淡交媾突受张惶而起。《素问·举痛论篇》云:“惊则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,故气乱矣。”又说:“恐则气(精)却,却则上焦闭,闭则气还,还则下焦胀,故气不行矣。”王人触及到气病。患者症为阴茎气胀,而阴茎为肝经所络西瓜影院网址,肝在调气中起着伏击的作用,故在想路上是不是应从“气”的角度作些有计划。
聚色导航其病之因,为突受张惶,情志受伤。症状约为两大类:一是气郁,发达为阴茎气胀,腹胀睾坠,嗳气往往;一为湿阻,发达为疲钝身千里,舌苔厚腻。而其发作次数加多,纳食日减,乃因久治不效,想虑伤脾,亦即《灵枢·本神篇》所谓“忧愁者气封闭而不行”所致。这么,咱们就不错将之诊为突受张惶,气机逆乱,气郁湿阻之前阴充气证。
予四逆散合三仁汤加味。柴胡10g,白芍30g,芡实10g,炙甘草10g,白豆蔻10g,杏仁15g,薏苡仁30g,厚朴30g,法半夏10g,通草10g,滑石30g,广藿梗12g,荔枝核10g,橘核10g。4剂。水煎,逐日服1剂。
1988年9月20日三诊。服完上方后阴茎胀大基本未再发生,小腹胀、睾丸坠胀痛大减,未再嗳气。舌苔变薄,口腻感减弱。
续予前哨加绿萼梅10g,凌霄花10g。4剂。
1988年10月7日因过食生冷致泻肚来诊。云前症二诊后俱已解除。《刘方柏重疾奇顽症医案》
论:脉弦、苔黄厚腻,合计是干冷,用龙胆泄肝汤,用之无效者。此为厥逆之病,阴阳不交也。阴陷则脉弦,阳厥则胎腻。四逆散,交济阴阳也。
50阴囊溃烂/龙胆泻肝汤——徐刚医案陈某某,男,30岁,1994年7月20日初诊。患者于1994年5月6日因咽喉痛,自服复方新诺明2片,致阴囊起丘疹瘙痒,继之予磺胺软膏外擦,阴囊更痒难忍,乃至搔抓破溃,渗出黄色黏稠水,后经当地医务所给以肌注青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地塞米松、葡萄糖酸钙、林可霉素、红霉素、前卫霉素等静滴,病情不但未见好转,且日益恶化,故特来院诊治。诊见阴囊溃疡,全无皮肤,患处渗出黏稠黄水,且混有少许血液,红肿灼热,式样凄迷,精神垂死,心烦奇痒,呻吟不已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灼痛,口干渴饮冷水,舌红、苔黄腻,脉弦数。证属肝经实火,下注阴囊,治拟清泻怒气、祛湿止痒。方选龙胆泻肝汤内服,配以止痒方外洗。内服药:龙胆草10g,黄芩15g,栀子10g,柴胡10g,生地30g,木通10g,甘草10g,黄连20g,大黄20g,黄柏10g,蝉蜕10g,苦参15g。外洗药:菊花20g,薄荷20g,蒲公英30g,荆芥10g,白鲜皮30g,蛇床子20g,金银花30g。以上标准经用7剂后,阴囊新皮肤全都变成,溃疡愈合,诸症悉除。嘱其严禁服用磺胺类药,于今病情未复发。《难病奇方——龙胆泻肝汤》
论:龙胆泻肝汤医案中的脉症雅致,大多都是弦数。舌象亦然苔厚黄腻。
51阴囊萎缩/血府逐瘀汤——颜德馨医案徐某,男,26岁。患者独身,平时体魄健康,近半年来由于职责垂死或劳累后发现阴囊萎缩,以后觉不复出,并伴有心慌,酡颜,多梦,头痛,口干等症。经各惩罚疗无效,乃转至我院颐养,经泌尿科及神经科查验无荒谬,临了至中医科诊治。
患者阴囊萎缩半截,脉细涩,舌质紫。此乃王清任所称:“气血凝滞,脑气与脏气不接”所致。故证兼多梦,头痛,口干不欲饮,心慌,酡颜。血府逐瘀汤加韭菜子9克、蛇床子9克,服药十四帖后病有起色,再服十四帖,症状解除。
按:本例起病时,在外亦多服兴阳补肾之味不效,年仅26,诚如王清任所云:“始而滋阴,继而补阳,补而不效,则云虚不受补,无可怎样,好笑著书者,不阔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,果系伤寒夭厉大病后,气血软弱,因软弱而病,自当补弱而病可愈,本不弱而生病,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,病去而元气自复。查外无表症,内无里症,所见之病王人是血之症”。颇有倡导,多服补品,与病有害,是医者莫得掌执“七损八益”的道理道理,反而促使病势越锢越甚,本例除从表面上“怪病必有瘀”,“久病必有瘀”,在临床上也找到多梦、口干不欲饮、脉涩、舌紫等血瘀的依据。处方同例四,异病同治,渊出一源。《上海老中医教学选编》
论:心慌,便是血虚,与血谦逊悸的病理交流。多梦,亦然血虚,是神魂妄行之象,亦然肝气不升,不成化心火,而形势虚也。口干,是瘀热之干,亦然血软弱渴之理。脉细涩者,细为血虚阳少,涩为血虚有瘀。总共的症都是在指是血虚或血瘀。
所见之病,王人是血之症。滋阴,是补血滋肝木之燥。补阳,是补肾中之阳气。肝藏血而水藏气。血虚、血瘀,王人是肝木之病。是以本案血虚血瘀之病,补肾有害,必须补血而滋肝也。木气为风,病必生燥,血虚即木燥也。都是血症,治必养血滋木气。而治肾补阳者,是不合症也。病在肝而补其肾,此治不合,是以不效。
图片
52阴囊抽痛肿大/真武汤——赵寄凡医案患者,男,27岁,1975年冬就诊。近一年来阴囊抽痛肿大,伴恶寒,当作厥冷,腰酸痛,面色㿠白,身乏力,舌淡红苔薄白,脉千里迟,证系肾阳不及,寒滞肝脉。寒主收引则见阴囊抽痛,阳虚化气无权,湿聚于下而现肿胀,舌均系阳虚之象。治以温肾助阳,散寒软坚,方用真武汤加味:茯苓15克白术12克白芍13克附子12克生姜12克吴茱萸10克生牡蛎30克小茴香10克橘核12克荔枝核15克,服药六剂。诸证悉除。(翟殿华'赵寄凡老中医诈骗真武的教学“《天津中医》2:5,1987)
按:肝肾不及,寒湿下注,则阴囊睾丸抽痛肿大,恶寒厥逆西瓜影院网址,脉千里迟。予真武汤温阳化湿,和谐小茴香、吴茱萸散寒止痛,橘核、荔枝核理气止痛,龙骨、牡蛎软坚散结,服药六剂,诸症若失。(原标题“疝气”)《中医男科学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管事,总共履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履行,请点击举报。